第一百一十六章 对策 (第1/2页)
“鲁迅吗,看来日本人是挺倒霉的,谁让他们在接待时只介绍了那些战争狂或者一些三流家的故事,本来他们也是有几个人物的。”印度总理皱着眉头说道。
“那我们就不必担心了,泰戈尔先生永远是一面民族的旗帜。”助手面带微笑地奉承道。
就这样,一场本来是算是正常的来往访问,变成了各国文化人物的比较,获得过文学奖的人并不见得就能在对方心里留下什么印象,毕竟那是人类自己的评价。当然这之后的意义,也许有人已经看到了,这种变化其实并不见的是件坏事。起码现在它稍稍恢复了人类的自信,人类寻找外星文明的活动,也正是为了获取这种认同。
在之前普遍流行的一种看法是,外星人是存在的,但他们不可能与我们见面。这种说法基于两个根据:第一科技能力差的外星人无法来到地球;第二有能力来到地球的外星人科技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人,相比而言,正如正常人不会对一个蚂蚁的洞穴感兴趣一样,这些外星人也不会对一个小小的地球有什么兴趣,至于文学作品中描绘的那种为了抢夺生存空间,争夺资源,来入侵地球,在有识之士看来,事实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很简单,现在地球社会的科技已经在某些阶段找到了突破能源和资源的可行之路,比如核能,虽然还有很多隐患,但已经是走上了能源无尽化的道路,可想而知,能够从遥远时空过来的外星生命怎么可能看得上地球这么点能源。
至于生存空间,尽管致力于建设一个新的人类居住地“生物圈”的计划屡次失败,但人们普遍认为只要解决了某些细微因素之后,在其他太阳系的星球上建设生物圈,并非是天方夜谭。
因此诸如此类,加上人由于寿命问题带来的眼光限制,之前人类从未担心过外星生命的到来。
而现在事实摆在眼前,不过高层人士普遍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很简单,在如此差别的科技面前,对方若是表现恶意的话,根本不需与人类接触,搞什么友好来往的幌子,单单是人类自己就有能力毁灭自己无数次,何况对方拥有绝对的太空权,这点所有人都能想得明白。
不得不说,人类再次碰到一次运气,当然这也许是另一个必然。
由于类似高等文明铲除潜在威胁的行动,在早期曾经盛行一时,也就是这个宇宙诞生的初期阶段,大概要在四五十亿年以前。这是必然的选择,无论哪个种族都不会愿意自己身边放着另一群随时有可能起来威胁到自己的人,而且越是新兴的文明越具有侵略性和进攻性,因为他们往往希望通过这种手段来获取宇宙中的地位。当然这种竞争是很漫长的一个过程,一般几率也非常小,毕竟新兴的高等文明也经过了内部多次的竞争进化,已经相当成熟,不是头脑发热的个体。
然而只要文明相邻,作为智慧生物与生俱来的竞争本能就在发挥作用,高等文明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尽管摩擦双方的文明程度都保证了不会进行全面战争,但在这种情况下,减少竞争对手就成了必然选择。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数亿年,很快得到了纠正,因为一个普遍的星际调查展示,在互相进行交流的高等文明中,文明同一性的趋向越来越明显,这是因为宇宙的规则是通用的,虽然研究方向不同,但最后还是要归根到同一原理上来。
宇宙是无限的,而且还在不断地扩张之中,因此一个前提产生了,那就是无论先期的高等文明如何铲除同类,也不能将所有后来产生的智慧生物消除掉。
当文明进入到高等阶段之后,包括寿命在内的智慧生物的大部分**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尽可能地认识宇宙,研究更多的规则,最后追求真正永久的不朽便成了高等文明统一的认识。
因此在这个根本前提之下,进行尽可能广泛的交流,获取其他文明的研究成果,毕竟每个文明发展道路不同,对宇宙的某个方面研究就有所侧重,各有特色,正是所谓的取长补短之道。
而一味地消灭后生文明显然不符合这个根本认识,因为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文明就能够在这个宇宙进入下一个阶段之前完成对不朽的完全认识。所谓越是达者,越是知道艰辛,反而是初学者自认为无所不能,正如地球上的人类在征服自然的道路上遭遇过的一样,到最后还是不得不向自然屈服,否则就是人为地自我毁灭,而自然不过是再来一次循环罢了。
当然,也非所有的高等文明都放弃了这一举动,有些文明转而化之,消除那些无法通过最简单的考验,也就是没有前途的文明,以便他们给后来的智慧生物让路,算是更进一层。清除威胁仅仅是一个很小的理由,因为宇宙本身的演化才是高等文明们最根本的威胁。因为哪怕是现在最强大的高等文明,面对星系的塌甭也无能为力,只能迁徙避难,可想而知,若是宇宙开始了崩塌的进程,没有任何文明能够安然躲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